7月30日,中、美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第3轮经贸会谈正式结束!据中方对外发布的消息,此次的最大成果应该是——中、美达成了为期90天的“休战协议”。 这个消息一出来,全球市场都松了口气,毕竟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要是真打起来,谁都讨不了好。 从去年特朗普再次上台后,美国就开始对中国各种加税,理由五花八门,什么芬太尼问题、贸易逆差,甚至连TikTok这种短视频软件都能成为借口。 中方当然不能任人欺负,也对等反制,你加我也加,一来二去,双方关税像坐火箭一样往上蹿。 到今年4月,美国对华关税最高涨到145%,中国也不客气,反制税率提到125%,涉及电动车、芯片、农产品这些关键领域。 这一打起来,两边的企业都叫苦连天,美国农民卖不出大豆,中国工厂拿不到芯片,全球供应链更是乱成一锅粥。 美股半个月蒸发了4万亿美元,相当于美国14%的GDP,连普通老百姓都感受到了压力,超市里的东西越来越贵,大家开始囤货。就在这种剑拔弩张的时候,双方终于坐下来谈了。 5月在日内瓦谈了一次,达成了一个90天的休战协议,美国取消了91%的加征关税,中国也相应调整了反制措施。但这个协议到8月12日就到期了,所以7月这次在瑞典的会谈就显得特别关键。 要是谈崩了,关税又得往上跳,市场根本经不起这么折腾。这次会谈的地点选在瑞典首相办公室,安保森严,连无人机都用上了,可见双方都很重视。 中方由何立峰副总理带队,美方是财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。谈了四天,虽然中间没透露什么消息,但结果还是不错的,双方同意把休战期再延长90天,也就是到11月中旬。 具体来说,就是继续暂停之前加征的部分关税,美国取消91%的关税,暂停24%的对等关税,中国也相应调整反制措施。 另外,美方还暂停了对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限制,比如半导体设备、人工智能芯片这些,中方可能恢复波音737 MAX的适航认证作为回应。 这个协议对两边都有好处。对美国来说,农民的大豆、玉米终于有希望重新进入中国市场,特斯拉这些企业也能拿到稀土,生产不会断链。 对中国来说,芯片、飞机发动机这些关键技术的进口压力暂时缓解了,出口企业也能喘口气。更重要的是,全球市场的信心稳住了,股市、汇率都开始回暖,大家不用再担心贸易战升级。 不过,这个协议也不是十全十美。首先,它只有90天,相当于给双方一个冷静期,真正的问题还没解决。比如技术转让、知识产权这些硬骨头,这次会谈根本没碰。 美国虽然暂停了部分技术出口限制,但像14纳米以下的芯片制造设备还是卡得死死的,中方在稀土出口上也留了后手。其次,特朗普的政策反复无常,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突然翻脸。 之前美国法院就裁定他的关税政策非法,虽然很快恢复了,但这种不确定性一直存在。另外,美方在会谈中还对中国从伊朗买石油表示不满,这可能成为后续谈判的障碍。 双方能达成这个协议,其实都是被逼的。美国国内压力太大,企业、农民、消费者都在抗议,特朗普再硬扛下去,中期选举可能要丢票。 中国这边,经济正处于转型关键期,需要稳定的外部环境,不想被贸易战拖住后腿。所以两边都得让步,美国退一步,中国也退一步,暂时把矛盾放一放。 接下来这90天很关键,双方得在这段时间里谈出点实质性的东西,不然到期后可能又得回到老路。中方已经明确表示,希望美方取消所有不合理的关税和限制措施,回到平等对话的轨道上来。 美国那边,企业界也在施压,希望彻底解决贸易争端。要是双方能抓住这个机会,把技术、农业、能源这些领域的合作敲定,说不定能为长期关系打下基础。 总的来说,这次休战协议是个积极的信号,但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。中美关系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航行的大船,这次暂时避开了礁石,但前面还有暗礁和风浪。 双方得拿出诚意,一步一个脚印,才能让这艘船平稳驶向合作共赢的港湾。